圆周率派币(Pi Network)自推出以来,凭借 “手机挖矿”“零门槛参与” 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,但关于其在中国是否合法的疑问一直萦绕在投资者心头。从国内监管政策和派币的本质来看,答案明确:圆周率派币在中国不属于合法金融产品,相关交易和活动不受法律保护。
中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始终坚定且清晰。2021 年 9 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,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通知中特别强调,任何为客户提供虚拟货币挖矿、交易、兑换等服务的行为均涉嫌违法,严重者可能触犯刑法中的非法经营罪、诈骗罪等。圆周率派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,显然被纳入这一监管框架,其在中国的交易、挖矿等活动均不符合法律规定。
从派币的运作模式来看,其也存在诸多与合规要求相悖的地方。派币宣称通过手机 App 即可 “挖矿”,用户无需投入大量算力,只需完成每日签到、邀请好友等任务就能获取代币。这种模式看似轻松,实则与传销的特征高度相似 —— 通过 “拉人头” 发展下线扩大用户规模,并以未来代币升值为诱饵吸引更多人参与。中国《禁止传销条例》明确规定,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,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,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(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),属于传销行为。派币的推广模式显然触及了这一红线,存在明显的法律风险。
实践中,国内监管部门对类似派币的虚拟货币项目一直保持高压打击态势。多地警方曾破获以 “虚拟货币挖矿”“区块链创新” 为幌子的诈骗案件,涉案团伙通过搭建虚假平台、操纵代币价格、诱导投资等方式骗取资金,最终参与者血本无归。这些案例警示我们,参与派币相关活动不仅无法得到法律保护,还可能面临财产损失。
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需认清圆周率派币的非法属性,远离任何形式的相关交易和推广活动。中国合法的投资渠道包括股票、基金、债券等,这些产品受金融监管部门严格监管,能最大程度保障投资者权益。若轻信虚拟货币的 “暴富神话”,参与派币等非法项目,一旦遭受损失,将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
总之,圆周率派币在中国不具备合法性,其相关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投资者应增强风险意识,遵守国家金融监管政策,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方式,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