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加密货币浪潮中,中国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管态度一直备受关注。答案明确:中国禁止任何加密货币的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活动,相关监管政策已形成完整体系。
早在 2017 年,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就发布公告,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。2021 年,央行进一步联合多部门发文,强化对加密货币交易的整治,明确任何金融机构、支付机构不得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服务,同时严禁个人和企业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。
从监管措施来看,中国采取了全链条管控。一方面,关停境内所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和代币发行融资平台,切断加密货币与法币的兑换通道;另一方面,对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支持的支付渠道、托管服务等进行严格排查,形成 “境内无平台、支付无通道” 的监管格局。例如,部分银行曾对涉加密货币交易的账户采取限制措施,支付机构也建立了监测机制拦截相关交易。
监管政策的核心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。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,易被炒作和投机,可能引发投资者财产损失。同时,其匿名性特点可能被用于洗钱、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,扰乱金融秩序。中国的监管实践表明,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是维护金融稳定和公众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。
当前,中国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禁止态度从未松动。尽管境外仍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试图吸引中国用户,但参与此类交易不仅不受法律保护,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。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认清加密货币交易的非法性,远离相关活动,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关键。